繼上學期閱讀徐仁修老師的“家在九芎林”一書,同學們都很喜歡徐老師風趣、生動的文筆,這學期就推薦徐老師最專長的自然觀察系列作品之荒野有歌。希望讀書會的同學能一同浸淫在徐老師生動、優美、又發人深省的文字描述中,張張精采、難得的照片,更幫助讀者感受文章描述的情景,有如親臨現場一般。荒野有歌一書,不僅介紹了許多台灣的特有動植物,還利用一些感人的小故事,提醒我們現在的環境已經大不如前,許多過去常看到的魚、蛙、蛇等生物,在過度開發與環境的污染下,造成許多物種的滅絕,自然界食物鏈的環環相扣,人類也終將自食惡果。


野地復活


一般人總是覺得土地必須有效開發利用,農地就必須鋤草、施肥。於是除草劑、殺蟲劑、化學肥料過度的使用,更是污染了土壤、水源,也使得魚、蛙等生物無法生存,破壞了自然生態的平衡,於是土地失去了生機,僅僅是為了單一物種的生存。當你看到書中農夫放棄耕種和重新耕種的兩張對比照片,可以了解荒野的意義,在大自然的化育下,生成無數多樣的生命,其實荒野有歌、也有情。



 



巷弄中的彩蝶


台灣紋白蝶在台灣早期曾是是一種常見的粉蝶,因為幼蟲喜食十字花科的植物,像白菜、蘿蔔、芥菜等,是農夫眼中的害蟲。後來因外來種的紋白蝶入侵,迅速繁殖,強悍作風,將台灣紋白蝶驅趕到高山地區,數量也銳減。經過都市不斷迅速開發,高樓林立造成的陰暗角落,讓喜半陰的台灣紋白蝶找到了落腳處,在繁忙穿梭的都市巷弄中,還可以欣賞到翩翩起舞的飛蝶,只是不知到有多少忙碌的都市人會停下腳步欣賞。




 


森林最優美的一天


台灣是一座由眾多山脈形成的島嶼,地理位置加上高山地形造就特殊的自然生態與景觀,從熱帶雨林到寒帶地區的物種,同時生存在小小的島上,造就福爾摩沙美麗之島的稱號。因此,生長在這個島上的居民,豈可放棄認識、欣賞台灣美麗的山林。今年的春天,我開始仔細觀察新店、烏來山區的森林變化。四月底的山頭,點綴一片片的白,一片片的金黃,在雲霧飄邈的山林綠蔭中,彷彿置身仙境,一種暈醉的輕飄,多麼令人感動的畫面。走在灑落一地油桐花的小徑,輕輕地放慢腳步,不忍一腳踩在鮮白的油桐花上。當片片初開的油桐花隨風飄落,不禁讚嘆油桐花將生命最美的一刻,不吝惜地留在別人的身上繼續綻放。油桐花在五月的一陣梅雨過後,結束了今年的花期,隨後森林像是換了新妝一般,披上了粉紅的外衣,原來是搶上枝頭爭取陽光的酸藤盛開的小花。



 



溼地有歌


正如徐老師所言:「每一塊溼地,都有一首歌。」因為在每一塊溼地都紀錄了台灣豐富的水生自然生態,這裡也是各種生物群聚,賴以維生的棲息處所。因此,溼地是自然生態觀察者的寶地。觀察水生植物可以區分為挺水型水生植物,如香蒲、長梗滿天星、荸薺等;浮水型水生植物,如台灣萍蓬草、布袋蓮、滿江紅等;沉水型水生植物,如水蘊草、長柄石龍尾等,除了豐富的植物,另外還有許多鳥類、蛙類、魚類等不同物種。但是,由於人類不斷開發,溼地逐漸消失,許多台灣特有的水生植物也遭遇滅種的危機。於是,許多熱愛自然生態的保育人士,出錢出力保護溼地的生存。例如,五股溼地、萬里溼地、宜蘭的雙連埤、陳姓家廟鑑湖堂、新竹的蓮花寺等,他們的努力,也為台灣的下一代留下珍貴的自然生態學習環境。



 



花蓮自然散記


我一直是用愉快的心情欣賞書中描述的美景,配合著生動的照片,真是賞心悅目。當徐老師還精采地描述小鶯掠食負蝗的畫面,原本以為徐老師難過的是負蝗悲慘的遭遇,看著負蝗不斷被小鶯猛烈撞擊地面,雖然於心不忍,卻也能坦然面對自然界的生存法則。沒想到翻過一頁,卻驚見小鶯慘死街頭的畫面。原來,小鶯在歷經幾次驚險,最後還是難逃口咬檳榔的暴發戶,開著BMW轎車無情的衝撞,徐老師這樣描述的:小鶯在路面顫抖著,然後猛烈地彈起身子,再仰著摔落地面,雙翅張開,雙足舉得高高的,一動也不動了。….鮮熱的血,流入我的手….。我的心是一陣的刺痛,痛的是對這樣殘酷事實的無奈,痛的是人類對自然界其他物種生命的傲慢與無知。我必須暫停下來,整理一下思緒,才能繼續閱讀。


記得小時候偷跑到後山的池塘釣魚,用一枝細竹條綁著細尼龍線,然後直接綁上一條肥肥的紅蚯蚓,再用布袋蓮當作浮標,竟還能釣到大肚魚和小鯽魚,只是動作要快,沒有魚鉤,魚兒會馬上逃脫掉。當時池塘上長滿一片的布袋蓮,我從未注意到布袋蓮的花長什麼樣?只對它膨脹的莖部感到興趣,有時整株撈起時,還可以在它茂密的根部發現許多昆蟲,十足滿足小時候好奇的心。長大後,在一個偶然的機會,漫步在林間小徑,發現幾朵如鳳凰黃點的淡紫色花朵,對這樣的發現感到驚喜,馬上拿起隨身相機猛按快門。沒想到回家翻閱圖鑑,竟然就是小時候熟悉的布袋蓮,真沒想到小徑旁會開著布袋蓮,我卻沒看到熟悉的莖葉,只被美麗的花朵吸引所有注意力。


花蓮的自然景觀不在話下,好山好水,青翠的花東縱谷,從清水斷崖上遠眺壯闊的太平洋,是多數人共同嚮往的休旅景點。最近,為了高速公路是否興建,成了爭執不下的議題,許多環保團體極力反對高速公路跨越花東的自然森林保護區,而花蓮在地的人卻認為便利的交通是他們的權益,彼此各說各話,甚至加入政治的角力,讓問題更加複雜化。關於這個話題,我曾在我的部落格中討論,有興趣的人可以到極光的異想世界尋找“夠了!不要再建設了”一文。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polarlight-image/article?mid=524&next=517&l=a&fid=13



 


牠們到那裡去了?


這應該是台灣四、五年級生共同想要問的問題,這些曾經在我們童年美好記憶中,經常看到的蟲、魚、鳥獸,怎麼越來越少見了。我想借用徐老師文章中的幾段話,彎彎曲曲的小溪,悄悄換成筆直的水泥渠,老鼠磨平了掘土的利牙,毛蟹磨鈍了螯腳,依然挖不了一個藏身的穴洞……斑鳩無枝可依,貓頭鷹找不到樹洞,沒有綠色的家園,哪來快樂的歌聲…..。簡單的說,就是環境被我們人類破壞了,如果人類的建設,造成其他物種無法生存,難道人類就能安享地球的資源嗎?曾在電影科幻片中出現一個令人驚駭的畫面,在未來的世界,竟是一片草木不生,荒煙漫漫,只有稀落的幾隻灰鼠,躥縮在街腳的垃圾桶間,灰色冰冷的空中建築高聳雲間,人類對著機器發出命令,回應是一串僵硬的機器語言。這樣的世界是人類想要的嗎?




 


荒村女童


這篇文章描述屏東小村裡的女孩,女孩的天真與浪漫,勾起了徐老師許多童年的記憶。連路邊的苦楝花在春天開出淡淡如煙的小花,飄著淡淡的香氣,也讓徐老師想起童年,升起淡淡的鄉愁。徐老師就是這樣一位至情至性的自然觀察家,用一顆體貼的心對待自然、也同樣對待人。在徐老師筆下的世界,充滿生命的盎然趣味,也讓人從許多精采的小故事中,體會萬物存在,就必有它的意義和價值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極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