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攜子同行~稀子蕨


碗蕨科,具短直立莖,三至四回羽狀複葉,生長在海拔約1500公尺林下的稀子蕨為較古老的蕨類,其最容易辨識的特徵,是在羽軸、葉軸上,會長出由數個彎曲的指狀物包圍成拳頭狀、形狀特殊的不定芽,而隨著不定芽的分化成長,葉片最後才從芽體中心長出。就如同父母牽著孩子一樣,稀子蕨似乎改名為「攜子蕨」更能符合其無性生殖的特殊方式。


在哈盆初見此種蕨類,感到新奇有趣,有時會誤以為是一樣長有不定芽烏毛蕨科的頂牙狗脊蕨。下次有機會看到,再作說明。


 



 


LKK的蕨類~雙扇蕨



雙扇蕨科,葉柄長數十公分,幼葉淡金色有毛,葉面黃綠至綠色,葉片背面綠白色。葉面開裂呈兩只並列的扇形,葉形如兩把左右展開的扇子,或像是一把破雨傘,所以也稱為「破傘蕨」。分佈於台灣南北兩端,多生長低海拔地區的山脊線。雙扇蕨的不過可別小看它,雙扇蕨存在地球上的時間已經超過兩億年,而且從遠古到現在,它仍保留著古老蕨類的特徵—二叉的葉與主脈,因此榮登「孓遺植物」的排行榜之列。雙扇蕨多生活在溫暖潮濕的岩壁環境,在台灣僅分佈於南、北兩端。


 



 


烏毛蕨


烏毛蕨科,短直立莖,被有線狀披針形的暗褐色鱗片。植株大型,一片具有孢子囊的羽片往往可達一公尺以上。葉柄叢生,一回羽狀複葉,羽片線狀披針形,光滑無毛,成熟葉上段朝外下彎。孢子囊群線形,沿中軸兩側生長,孢膜狹窄。通常長在向陽的山坡間,台灣低海拔地區常見。


 



 


蔓芒萁

裡白科,最後一片葉子會多兩個尾巴,長相與芒萁相似,長的比芒萁高,只是葉分叉點無毛,頂芽被覆葉狀苞片,分枝不等長,常是一長一短,左右交替。


 



 


裏白


白科由於葉背綠白色而得名(我們常稱植物有綠白色的葉背為裏白)。根莖長匍匐狀,葉柄細長,葉片呈二叉分歧狀,但葉軸頂端具有休眠芽,可以再進行分枝,此現象我們稱為「假二叉式分枝」。游離脈,不具孢膜。


休眠芽指出現在主軸頂端,芽上覆有鱗片和一對托葉狀的苞片,最末分枝為二回羽狀裂葉,小羽片無柄,基部的小羽片很短。羽軸與小羽軸上都沒有毛,在台灣常見於中低海拔山區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極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