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紫禁城是中國明、清兩朝的皇宮,歷經24個皇帝。


1924年,馮玉祥發動「北京政變」,將清帝溥儀逐出紫禁城,隔年正式將紫禁城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。


從天安門跨越外金水河,映入眼簾的第一座高門,是午門。


這裡是頒發皇帝詔書的地方,也是重大慶典儀式舉行的場所,充分表現皇帝威嚴的儀仗。


整座建築高低錯落,左右呼應,形若朱雀展翅,故又有「五鳳樓」之稱。


至於熟悉的「推出午門斬首」,只是民間的傳說,這裡可不是市場。


中間的大門只有皇帝能走,唯一的例外是通過殿試選拔的狀元、榜眼、探花,在宣布殿試結果後可從中門出宮。








陰冷的天空籠罩著白茫茫的薄霧,走在空盪盪的石階,一座座華麗巍峨的城樓環伺。


驀然回首,卻見如月亮般的太陽,掛在細密的枯枝上,掛在象徵權位的石獸群中。


這種天氣不利拍照,我於是追著太陽跑。








零度以下的低溫,平靜的內金水河結滿厚厚的一層冰。






過太和門,迎面又是一個格局相似的大廣場。


正前方矗立的是太和殿:俗稱「金鑾殿」。


這裡是舉行新皇帝登基、頒布重要詔書等重大儀式的地方。










太和殿內是皇帝御門聽政的地方,清後改在乾清門舉行。



太和殿內匾額“建極綏猷”,爲乾隆皇帝禦筆,現存爲複製品。


原件在袁世凱稱帝時被換下。


建極綏猷的含義爲:天子上對皇天、下對庶民的雙重神聖使命,既須承天而建立法則,又要撫民而順應大道。






太和殿內上方的龍珠正對下方的龍椅。


傳聞不是真命天子,坐上龍椅,這顆龍珠可會砸爛他的頭。


據小董說,袁世凱登基時,刻意移動龍椅,避開這顆可能會掉下來的龍珠。






四周擺放斑駁的大缸不是洗澡用的,而是消防水缸。


這裡的建築都是易燃的原木,天乾物燥,小心火燭。儲水是必要的。






只是好好的水缸,為何被刮成這樣?原來,這缸的外層敷上了黃金!






疊仗高聳的屋樑,看不盡牆裡的世界。








想往上爬,就要不斷往前跨越這一道道的城門。


每跨一道門,就越接近權力中心。






高處不勝寒,連寢宮也很冷!








“正大光明”匾背後藏著更多不為人知的隱情。






“無為”是告誡皇后少干政。


口號一直只是口號。






臨別前,我又望見一輪明日,依然高掛邊牆角樓。


牆裡牆外,照著兩個世界,竟有不同的溫度。






牆外的人悠閒地談論牆裡的八卦。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極光 的頭像
    極光

    生命的足跡

    極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